您现在的位置是:

2020.5.16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

中医养生 09-10 09:57:31 0

2020.5.16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

感谢大家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为大家解答2020.5.16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一系列与2020.5.16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相关的问题,我将全力以赴地回答并提供有用的信息。

文章目录列表:

2020.5.16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

2.身体虚弱怎么补?

一、黄芪建中汤

13.29 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耆建中汤主之。黄芪建中汤,即前方小建中加黄耆一两半。气短胸满者,加生姜一两;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半;大便秘结者,去大枣,加枳实一两半;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两。

? ? ? (一)虚劳里急,消化轴上的各种各样不舒服的状态。比如,吃饱饭觉得很累走不动路,或肚子发闷、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大肠燥急症(莫名其妙会拉一阵肚子)、容易便秘、容易跑厕所{包括大便或者小便)。

? ? (二)小建中汤补心阴心阳,补肾,补肝舒肝,帮助脾的运化。但肺没有补到,加少量的黄芪,变成黄芪建中汤来补肺。黄芪一多就会变成以三焦为主轴在运作了,走在腠理之间,没有浮到表。

? ? (三)黄芪建中汤的加减法,气短胸闷者加生姜一两,肺气虚损者(不包括肺结核)加半夏三两。肺气不够,元气不能够到达肺部,气短胸闷,稍微动一动,就觉得有点喘不过气来,生姜黄芪的组合会相当有用。?

? ? (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如果是虚证,在经方的 ,如果辩证准确的话,用黄芪建中汤效果是很好的。

? ? (五)肺气虚损,好像呼吸不能提供足够的氧气,随时都觉得自己没精神,有点忧郁,加半夏。

? ? (六)临床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的时候,有两个点是需要调节的。很多人的胃病有一定的病史了,常常会夹湿或者是夹瘀。舌苔很厚,脉很闷,跳不快,湿气太重,这种胃病,用建中汤医不好,就要加一点祛湿的药。另外是夹瘀,一旦溃疡了,都是有瘀血的,胃口非常差,吃什么都觉得梗梗的,下不去。这种情况往往是夹瘀血的,可以在黄芪建中汤里加两条生水蛭或者配李可的三畏汤,人参五苓脂这个化瘀血的药物组合对于胃溃疡有特效。

? ? ? (七)大便秘结者去大枣,加枳实两瓣。大枣拿掉,收住湿气的药物没有了,加枳实把大便往下打,这样能够让大便比较通。前提也是因为建中汤本身是一贴温润的药。枳实黄芪组也是内脏下垂的特效药组。

二、黄芪建中汤的应用

? ? ? (一)如果是虚劳底不要直接医病,因为营卫之气不通,气血都还不能运转,吃什么药都不能到胃,要先补虚。

? ? ? (二)吃东西之后,稍微一紧张就拉肚子,就是肝乘脾。肝乘脾的胃痛,首先要知道是寒底,还是真正的实热发炎胃痛,实热发炎的胃疼用泻心汤;理中汤证脾胃寒,脉是平平沉沉的,一个枕头给他,喜欢抱着;建中汤发虚热,抱不住枕头,脉会偏弦一点,这些点可以做辩证参考。

? ? (三)阴虚的胃溃疡,或者萎缩性的胃炎,基本上是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是温药,如果是实热的发炎,用半夏泻心汤。

? ? (四)小孩子身体不好,小建中汤小剂量慢慢补,没什么副作用(除非是补上火)。小孩子的鼻子过敏、消化不良,小建中汤慢慢吃身体就会越来越好。小建中小儿百病用黄芪,直接用补少阳的黄芪建中汤,更合乎古时候医家经典的论述,黄芪建中汤就给小朋友吃。

三、小建中汤的应用

? ? (一)小建中汤因为有麦芽糖才称之为建中汤。麦芽糖少了不行,一贴煎剂的小建中汤需要三分之一碗的麦芽糖,煮出来的汤相当甜。鼻子过敏流鼻血的时候吃三四克科学中药的小建中汤,鼻血会突然少一点。消化轴的虚劳病,喝下小建中汤就不会觉得很饿,过后半天开始觉得很困或者很饿。

? ? (二)妇女月经期间肚子阴阴的绞痛,用建中汤。对于月经期间短期的血虚可以加当归。用当归芍药散也可以。

? ? (三)小建中汤对于大便的状况是双向调节的。很容易拉肚子和便秘,都可以用。

? ? (四)各种肝病用小建中汤调理效果都不错(不包括肝正在实热发炎),是一个通用的保肝的方子。肝不好,脸发黄,小建中汤证。

? ? (五)一天到晚烦热,觉得身体在发烧,或者量体温一年四季都是三十七度六,用小建中汤。

? ? (六)虚劳性质的消渴(糖尿病),在某一个阶段每天口渴的时候,可以用小建中汤。糖尿病最主轴的方剂还是肾气丸。

? ? ? (七)鼻子过敏,冬天天气一冷就流鼻水,吃小建中汤会好很多。如果小建中汤不够暖的话,可以加干姜、附子。很容易过敏的体质,最好是先往虚劳想,即使是小朋友。

? ? (八)慢性皮肤过敏性的疹子,过敏体质是以补肝肾为主。如果过敏的人是虚劳的话,要从虚劳治。

四、归脾汤

? ? (一)归脾汤等于是建中汤的子方,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神,健忘,心慌。

? ? (二)病机结构:多思多想,从脾虚开始,心阴、心阳不能统摄,变成心虚。

? ? ? (三)归脾汤,首先是补脾阳, 取向是治阴虚。它是以脾胃为中轴,用阳药来养阴,最后的结构是归心。脾一被补到,胡思乱想的 率开始降低。心被补到以后,心情比较平静,所以归脾汤今天在临床上可以说是治疗轻度的忧郁或者燥郁的一个很好用的方剂。

? ? (四)对于浅浅的胃溃疡,用归脾汤的效果不输给建中汤,之前得过胃溃疡,医得差不多好了,但每天吃饭还微微的有点不舒服,用归脾汤收工。

? ? (五)妇女月经结束后还有一点血渗出来,是心脾两虚,脾不统血,用归脾汤来摄血。

? ? (六)归脾汤有安神助眠的效果。

? ? (七)治疗轻度的忧郁燥郁症用加味归脾汤。加柴胡、丹皮,柴胡舒肝解郁,丹皮解决肝的血分的郁闷住的热。

? ? (八)常年吃素、吃生冷,体质比较寒的人。先用归脾汤,温温的修补脾胃。

身体虚弱怎么补?

第三章 脾胃系病证

节 胃痛? ? 186

胃痛良附散寒凝,保和丸消食滞停。

柴胡散主肝犯胃,湿热中阻清中更。

失笑丹参活瘀血,缓解刺痛效果灵。

一贯芍甘胃阴亏,黄芪建中虚寒轻。

1.寒邪客胃证

香苏散《局方》

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

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良附丸《良方集腋》

良姜香附等分研,米汤姜汁加食盐;

合制为丸空腹服,胸闷脘痛一并蠲。

2.饮食伤胃证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3.肝气犯胃证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川芎、香附,

枳实易枳壳

柴胡舒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可除。

4.湿热中阻证

清中汤《医学统旨》

医宗金鉴清中汤,二陈苓草栀连蔻;

清中化湿和胃气,疼痛灼热一并消。

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栀子、黄连、白

5.瘀血停胃证

失笑散《局方》

失笑灵脂共蒲黄,等分作散醋煎尝;

血瘀少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效非常。

丹参饮《时方歌括》(丹参檀砂仁)

心腹诸痛有妙方,丹参砂仁加檀香;

气滞血瘀两相结,瘀散气顺保安康。

6.胃阴亏耗证

一贯煎《柳州医话》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芍药甘草汤:白芍+炙甘草

芍药甘草仲景方,缓急止痛功效良;

主治腹痛足挛急,服之病愈即安康。

7.脾胃虚寒证

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黄芪建中补不足,表虚身痛效无过。

附 吐酸 195

1.热证

左金丸

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除,

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泻痢痛在脐。

2.寒证

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六君子+藿香、砂仁:香砂六君子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附 嘈杂 196

1.胃热证

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温胆汤用苓夏草,枳术陈皮加姜枣;

虚烦不眠舌苔腻,此系胆虚痰热扰。

2.胃虚证

四君子汤《局方》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陈夏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3.血虚证

归脾汤《济生方》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第二节 痞满? ? 197

痞满闷胀胸腹间,无形无痛按之软。

饮食停滞保和丸,二陈汤方痰湿蠲。

越鞠解郁疏肝气,湿热阻胃泻心连。

胃阴不足益胃汤,湿痞补中益气煎。

(一)实痞

1.饮食内停证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2.痰湿中阻证

二陈平胃汤《局方》

二陈平胃朴陈皮,苍术甘草苓夏齐;

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3.湿热阻胃证

泻心汤《金匮要略》

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

泻心大黄与连芩,主治黄疸血妄行。

连朴饮《霍乱论》

连朴饮内有香豉,菖蒲半夏焦山栀;

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4.肝胃不和证

越鞠丸《丹溪心法》

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湿食火因;

香附芎苍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枳术丸《脾胃论》

(二)虚痞

1.脾胃虚弱证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2.胃阴不足证

益胃汤《温病条辨》

益胃汤中冰糖优,沙参玉竹要深究;

热病之后津液损,生地麦冬不能丢。

第三节 呕吐? ? 205

呕吐总由胃气逆,详辨虚实定缓急。

食伤外邪犯胃腑,保和藿香证有异。

痰饮半夏合苓桂,肝气犯胃用四七。

香砂六君脾胃弱,脾胃阳虚理中宜。

胃阴不足不欲食,麦门冬汤胃阴立。

(一)实证

1.外邪犯胃证

藿香正气散《局方》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岚瘴驱。

2.食滞内停证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3.痰饮内阻证

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小半夏汤有生姜,和胃消痰效力彰。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苓桂术甘是经方,中阳不足痰饮猖;

眩晕咳逆胸胁满,温阳化饮功效彰。

4.肝气犯胃证

四七汤《局方》

四七汤:半夏厚朴汤+大枣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

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二)虚证

1.脾胃气虚证

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六君子+藿香、砂仁:香砂六君子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2.脾胃阳虚证

理中汤《伤寒论》

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

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3.胃阴不足证

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麦门冬汤用人参,半夏甘草大枣粳,

肺痿咳逆因虚火,滋养肺胃降逆珍。

第四节 噎膈? ? 213

噎即噎塞膈为拒,痰气交租瘀所致。

虚实标本当首察,启膈润燥利痰气。

沙参津亏热结用,通幽淤血最相宜。

气虚阳微实难治,补气运脾延生机。

1.痰气交阻证

启膈散《医学心悟》

启膈散中郁金用,沙参丹参贝荷苓;

杵头糠与砂仁壳,噎膈津枯燥结通。

2.瘀血内结证

通幽汤《兰室秘藏》

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

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通。

3.津亏热结证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4.气虚阳微证

补气运脾汤《统旨方》

补气运脾有四君,黄芪陈皮砂仁群;

生姜大枣半夏曲,运脾和胃此方论。

附 反胃 219

脾胃虚寒证

丁香透膈散

丁香透膈参术草,半夏木香香附好;

砂仁神曲白 ,麦芽化湿醒脾妙。

第五节 呃逆? ? 220

呃逆动膈呃呃呃,食乖正虚至不和。

实证胃寒或火逆,丁香竹叶石膏多。

若属气机郁滞因,五磨顺气勿蹉跎。

更有阳虚理中施,阴虚益胃功效卓。

1.胃中寒冷证

丁香散《古今医统》

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伤;

温中降逆又益气,胃气虚寒最相当。

2.胃火上逆证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

更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

3.气机郁滞证

五磨饮子《医方集解》

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

浓磨煎服调滞气,实者枳壳易人参。

去参加入木香枳,五磨饮子白酒斟。

4.脾胃阳虚证

理中丸《伤寒论》

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

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5.胃阴不足证

益胃汤《温病条辨》

益胃汤中冰糖优,沙参玉竹要深究;

热病之后津液损,生地麦冬不能丢。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益;

胃虚有热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第六节 腹痛? ? 227

腹痛脏腑气血分,寒热虚实申病因。

寒则良附热乘气,中虚脏寒建中饮。

饮食停滞枳实导,气机郁滞柴胡运。

瘀血内停少腹逐,通字义广法度深。

1.寒邪内阻证

良附丸《良方集腋》

良姜香附等分研,米汤姜汁加食盐;

合制为丸空腹服,胸闷脘痛一并蠲。

正气天香散《保命歌括》

正气天香经血调,陈皮乌药气逍遥;

香附苏叶淡盐水,祛寒还将干姜嚼。

2.湿热壅滞证

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3.饮食积聚证

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沦》

枳实导滞用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

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攘。

4.肝气郁滞证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川芎、香附,

枳实易枳壳

柴胡舒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可除。

5.瘀血内停证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少腹逐瘀小茴香;玄胡没药芎归姜;

官桂赤芍蒲黄脂,经黯腹痛快煎尝。

6.中虚脏寒证

小建中汤《伤寒论》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第七节 泄泻? ? 234

泄泻便稀更衣繁,湿盛脾虚最关键。

暴泻藿香除寒湿,湿热葛根汤苓连。

保和丸主伤食泄,久泄脾虚参苓散。

痛泻药方肝乘脾,四神泄在黎明前。

(一)暴泻

1.寒湿内盛证

藿香正气散《局方》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岚瘴驱。

2.湿热中伤证

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

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3.食滞肠胃证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二)久泻

1.脾胃虚弱证

参苓白术散《局方》

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2.肾阳虚衰证

四神丸《证治准绳》

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除油五味具;

大枣生姜共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3.肝气乘脾证

痛泻要方《景岳全书》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

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补脾。

第八节 痢疾? ? 242

痢疾腹痛脓血圊,里急后重夏秋生。

时邪疫毒内伤食,邪滞于肠气血壅。

湿热芍药定权衡,疫毒需合白头翁。

寒湿不换金正气,虚寒桃花真人呈。

连理善治休息痢,阴虚久痢驻车更。

1.湿热痢

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

清热燥湿调气血,下利腹痛自安康。

2.疫毒痢

白头翁汤《伤寒论》

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

清热解毒并凉血,坚阴止痢功效奇。

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

清热燥湿调气血,下利腹痛自安康。

3.寒湿痢

不换金正气散《局方》

(就是平胃散加藿香、半夏)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

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再加藿香与半夏,不换金来治时疫。

平胃散:苍术皮老厚(苍术、陈皮、 甘草、厚朴)

4.阴虚痢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黄连阿胶治少阴,不眠脉细烦在心;

鸡卵白芍与黄芩,水升火降法可钦。

驻车丸《备急千金要方》

驻车丸中有黄连,阿胶当归干姜全,

虚坐怒责阴虚痢,清肠温脾力能堪。

5.虚寒痢

桃花汤《伤寒论》

桃花汤中赤石脂,粳米干姜共享之。

真人养脏汤《局方》

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寇与粟壳,

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俐服之瘥。

6.休息痢

连理汤《张氏医通》

连理汤=黄连+理中汤

张氏医通连理汤,人参白术草干姜;

黄连茯苓六味共,温中清肠效非常。

第九节 便秘? ? 249

便秘粪结延周期,排出不畅有便意。

传导失常病在肠,临床分证有实虚。

积热麻丸气六磨,温脾半硫阴寒积。

气虚黄芪血润肠,济川煎主阳虚秘。

阴虚秘用增液汤,主症辨清牢牢记。

(一)实证

1.热秘

麻子仁丸《伤寒论》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

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功效高。

2.气秘

六磨汤《证治准绳》

(四磨汤 :乌药、槟榔、沉香、人参)

(五磨饮子:乌药、槟榔、枳实、木香、沉香)

(六磨饮子:五磨饮子+大黄)

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

浓磨煎服调逆气,破滞降逆兼扶正;

五磨去参加沉香,枳实白酒气厥振;

大黄加入五磨内,气滞便秘六磨饮。

3.冷秘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

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半硫丸《局方》

半硫丸=半夏+硫磺

(二)虚秘

1.气虚秘

黄芪汤《金匮翼》

黄芪汤法意在补,气虚便秘此为主;

麻仁陈皮白蜂蜜,肠通之后无痛苦。

2.血虚秘

润肠丸《沈氏尊生书》

润肠丸用归羌活,大黄桃麻两仁合;

劳倦纳呆便秘涩,蜜丸嚼服功效确。

3.阴虚秘

增液汤《温病条辨》

增液汤用玄地冬,滋阴润燥有殊功;

热病津枯肠燥结,增水行船便自通。

4.阳虚秘

济川煎《景岳全书》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精亏肠中燥,温润通便法堪宗。

12月21日总结:?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

你好,给你一个全面的。

身体长期虚弱怎么办

1、问、虚弱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疾病?

答:虚弱人体质虚,生活能力差,防卫疾病的能力低。 据统计人群中约有12%的人为虚弱人。属于亚健康。

2、问、虚弱症有什么症状表现?

答:虚弱人的体质虚弱、此类人生活能力差,防卫疾病的能力低,比别人容易生病,是属于亚健康。虚弱人特别怕风、怕冷、怕凉、怕寒,接触风寒身体不舒服,常常头昏、头痛,吹不了电风扇,接触不了空调。挑食,食欲差、吃不了冰棍、喝不了冷饮。吹不了电风扇,吃一点不适应的东西,即便稀、便水、 便未消化的谷物 。

3、问、虚弱人为什么常常生病?

答:虚弱人体质虚弱,对自然界的气候:风寒暑湿火燥常常适应不了,所以常常生病 ;防卫疾病的能力低,当社会上有传染性疾病流行,虚弱人比别人特别容易传染上。所以生病成为自然而然的现象;生活能力差,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对大自然界春夏秋冬中的气候变化适应不了而生病。其二、对生活吃、住、行不适应也会生病。

4、问:虚弱人在生活方面表现能力如何?

答:生活能力差,归纳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对大自然界春夏秋冬中的气候变化适应不了。其二、对生活吃、住、行不适应 。

5、问:虚弱人多病问常生什么病?

答:虚弱人因体质虚,防卫能力低,什么病都可能得,最常见的是感冒,气管炎、咽炎、鼻炎、支气管肺炎、肺炎。消化系统的消化不良、胃炎、肠炎、胃肠炎、便稀等多种病。

6、问、虚弱人患上述病,对人体有什么主要影响?

答:患病后对青、幼、少年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影响了健康。对老年虚弱人影响了生活、影响了生命!中年人正是创家立业生治美满时期,虚弱人本来体虚,力不充心,易生稿、生病是雪上加霜,严重影响幸福生活和立家创业,不仅影响了本人的健康,而且影响了全家的幸福。

7、问、虚弱人虚弱的根本原因有什么?

答:虚弱人身体之所以表现虚弱、根本原因是两个方面。(1)先天不足。(2)后天性原因。

8、问、什么是先天性原因 ?

答:先天性原因、最常见的是胚胎发育不良,其中有遗传因索,胚胎期间胎母身体因索,胎母营养方面的问题,属于先天不足。胚胎发育虽良好,但是在分娩过程中不足月早产、难产、产伤、缺氧等,这些都是先天性,所以都属于先天因素 。

9、问:先天性原因是否是 性的?

答:先天不足,婴儿出生后、先天性原因造成婴儿忌常有些不是 性的,绝大多数后天经过后喂养能纠正, 有些在生长发育中纠正了,例部份先天性心脏病。通过发育成为正常幼儿。个别遗传性的尤其是发育性疾病,通过调养和后天的诊治,大部分会,发育正常。但确有一部分。包括身体虚弱出生儿,本应通过调养成健康婴儿,确未调养好,成为虚弱婴几。

10、问、后天原因最 的是哪些?

答:后天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最最重要的原因是后天失养(喂养):后天失养中《1》营养供应不够;《2》营养供应虽充足、但是吸收营养的功能欠佳;《3》营养供应和吸收营养的功能均好,身体发育也好,因消耗营养的物质超量。消耗物质超量常见;贫血、失血、失精、失水(大汗)、分娩、手术后、年老体弱、生病、尤其是患代谢性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消耗性疾病。外邪侵袭等原因所致。

11、问:气虚、阳虚有哪些表现?

答: 体质虚寒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

(气虚):气不足、表现气短、乏力、动则气短、气急无力。气虚的特点是气虚人不感觉冷(怕冷不明显) 。

(阳虚):阳气不足,主要表现:身寒、肢冷、小便清长、消化不良、便稀、便清谷。阳虚的特点是,怕冷,有冷的感觉。阳虚生寒,所以有冷感的感觉。

(气虚阳虚)都是气不足,相同症状是: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自汗、懒言、声低、食少、消化不良。

12、问:血虚、阴虚有什么表现?

答:(血虚)面色苍白、面黄、手足麻木、口唇指甲淡白。

(阴虚)面红、低烧、手心、足心、心口、五心烦热、潮热、口干咽干、盗汗。热感是阴虚生内热,是虚热。

(血虚阴虚)都是阴液不足,表现身体消瘦、体虚、体弱、头晕、心悸、失眠。

13、虚弱人治疗的基本方法有什么?

答:根据虚弱人的特点,原则上缺什么补什么,气虚—益气;阳虚—补阳;血虚—养血;阴虚—滋阴。

14、问:你曾提出过治疗虚弱人的五大法,请你介绍五大法?

答:五大法不复杂、基本上也是缺什么补什么。,归纳治疗虚弱人五大法:(1)扶正:增强体质、提 卫能力。(2)补虚:气虚—益气;阳虚—补阳;血虚—养血;阴虚—滋阴。(3)祛风散寒:将体内的风、寒病邪清除体外。(4)防病:虚弱人容易发生疾病,所以要重视防病。(5):治病:己经发生了疾病,要重视及时治疗。

15、问:虚弱人表现无力、怕冷、咳嗽、消化异常、该怎么办?

答:虚弱人有什么异常该怎么办,原则上就是有什么异常,就纠正什么异常,使异常恢复正常。例如:无力、补气壮阳;怕凉、温经祛寒;咳嗽滋阴养肺;消化系统有问题腱脾、养胃、调剂好饮食 。

16、问:虚弱人在各年龄段都有各年龄令段虚弱的特点,在治疗方面对它们有什么良策?

答:这个问题很现实,虚弱人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中。在治疗方面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的特点,根据特点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虚弱人非常有利。

17、问、青少年年龄段、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为什么?

答:青少年年龄段、身体处于生长发育年段,身体生长发育好或不好,决定身体健康或亚健康。所以该年龄段非常重要,如果该年龄段营养物质供养跟不上,身体会成为虚弱状态,虚弱状态必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会影响终身的健康。

18、问、青少年年生长发育期,需要物质与非生长发育期有区别么 ?

答:青少年该年龄段是生长发育期。生长发育期需要的营养物质要比非生长发育期需要的营养物质要多。

19、问:青少年年成为虚弱人对人的危害严重吗?

答:青少年成为发育不好又是虚弱人 ,必然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长身体)。生长发育(长身体)受了影响不仅仅是体质虚弱,而且人的形态发育也受了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短时间,而是长时期的影响。 而且恢复健康时间要长,形态发育异常会影响终身。青少年虚弱,

20、问、青少年虚弱,对人的危很大!有办法使之为健康吗?

答:有办法。青少年虚弱期间体质虚弱,容易生病,发生了什么病,要治疗什么病。这是必行之法,是医生的正常工作。但是、这不是主要的,不是根本。我主张的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防卫能力。内服我使用多年的‘增卫汤’。增卫汤的作用,后边有介绍。

21、问:青、壮年人虚弱人,有什么特点?

答:青、壮年人能独主生活,本应该能自己管自己,他们开始在创业立家。尤其是壮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负担最大。此期青壮年多对自己的生活、健康不太关心,生活没有规律,劳逸结合根本不注意,饥,饿常常发生。有病早看病不习惯,身体何时虚弱搞不清楚。

22、问:青壮年段人,自己的健康不好,身体虚弱怎么办?

答:青、壮年人虚弱人,能够关心自己的生活,关心自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己关心自己,养成夫妻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的良好习惯,只要重视健康,病会治好。治疗方法参阅后边。

23、问:老年人群中虚弱的多吗?

答:健康的老年人不少,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健康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受自然规律的影响,身体也有正常老化,老年人中确实存在着许多虚弱的老年人。

24、老年人虚弱的原因是什么?

答: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物自然规律对老年人有一定的影响。脏腑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骨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退行性的改变,骨质增生是老年退行性改变的表现,也是自然现象。老年人的饭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吸收营养的功能也降低了。所以老年人体质虚弱的比例增高。对疾病的防卫能力明显降低。综合上述因素,老年人受多方面的影响,容易成为虚弱人。

25、老年人虚弱的特点是什么样?

答:老年人的体质虚弱,防病能力降低,容易生病。老年人器质性的退化,消化功能降低,所以就需要吃一些适宜老年人,容易消化的食物。老年人骨质有退行性的改变,骨质增生是一种表现。更严重的是跌倒之后容易骨折。由于体质的退化,老年人对自然界的防卫能力也降低了,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老年人影响很明显。其它从略。

26、问老年人常发生哪些病,会加重老年人身体虚弱?

答:老年人既往有慢性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病也随之加重。老年人某些器官有些老化,动脉硬化、脑血管病、心肺病、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 肝硬化等)常有发生。因为体质虚弱,防病能力降低了,传染性疾病容易发生。骨关节老化、骨质增生、骨关节病容易发生。因此容易加重老年人身体虚弱。

27、问:你治虚弱人有什么良策?

答:虚弱人的根本原因,有先天或后天的原因,但是它们共同的基本问题是机体的体质虚弱和防病能力低,所以容易生病、连续生病,生许多种病 。 及时治疗各种病,错不算错。但是,是消极的,积极的治疗办法是内服‘增卫汤’。服后能增强体质,提 病能力,使之不生病。这是治病的根本。北京在非典流行期间,不少人很喜欢服增胃汤,其原因是以饮食增加,体质增强,防病能力提高。有效的预防了传染病,自然而然的有效的预防了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非典。

28、问:‘增卫汤’的作用能持续多长时间?

答:以、补气扶正、防风固表、腱脾养胃、调剂好饮食,通过水谷生化作用,不断充实后天之本。通过脏腑化生为营卫气血,营卫气血、调补先天之本,使肌表充实,邪不容易侵入体内 ,汗不容易外泄,健康自然形成。

增卫汤使肌体体质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所以它持续的时间不是暂时的。体质增强了,防病能力提高了。如果没有特殊的变化,不生大病,健康会持续,会锶长很长。

29、问、气候对老年人有什么影响?

答:自然界中四季的变化风、暑、湿、燥、寒对老年人的影响很明显。冬天老年人常发生心脑血管性疾病。夏天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春冬老年人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肺炎等)。气候的变化,老年人适应能力差,根据气候变化注意穿着和室外活动量,活动方法。

30、问、老年人怎样预防体质虚弱?

答:老年人食量减少,吸收能力降低,调剂好饮食,搞好生活。冬天老年人在户外锻炼,要量力而行,行走最适宜的时间最好选择黄昏。春节家人团聚,老年人情绪容易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不要过度劳累,脑血栓发病前常有眩晕、恶心、呕吐、偏身及肢体麻木,反应迟钝。发现上述情况,不要在家观察,及时送往医院,以免耽误治疗时机。以冬天为例、冬天冷空气会使血管收缩,造成供血、供氧困难,尤其是心脏有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容易发生心肌梗塞、脑血栓、脑梗塞。呼吸系统有气管炎、肺气肿,受冷空气刺激,咳喘加重,肺的负担加大。健康的老年人突然患大病、大手术、贫血、失血、脱水等,均可使健康的老人成为虚弱人。所以慢性病和大病都是老年人健康的大敌 。提倡病人自我保护,根据气候变化穿着,防止风吹雨淋,加强运动、促进早日恢复健康。

31、问:治疗虚弱人、尤其是常感冒有什么治疗良策?

答:虚弱人的根本原因有先天性、后天性,基本问题是机体的体质虚弱和防病能力低,所以容易感冒。感冒了,及时治疗,错不算错。但是,是消极的,治疗的根本办法是内服‘增卫汤’。增强体质,提 病能力,使之不感冒。北京在非典流行期间,不少人很喜欢服增卫汤,是以增强体质,提 病能力,有效的预防传染病,自然而然的有效的预防了具有传染性的非典。服法以药代茶。

32、问:虚弱人经常头昏、头疼、眩晕是怎么回事?

答:虚弱人头昏、头疼 、眩晕是因为,虚弱人体质虚弱所致。不是美尼尔氏综合症。但是,因为虚弱人体质虚,平衡器官容易受到影响,比健康人更容易发生眩晕。尤其是虚弱人有厥阴性头痛,更容易出现厥阴性眩晕。

33、问:厥阴性头痛是怎么回事?

答:厥阴性头痛是风寒侵袭了厥阴经,它的特点是以头顶痛为主,怕风、怕凉,病人感觉有重物压头顶,头顶向外冒风。严重的可以自发成头痛性厥阴性眩晕。

34、问:头痛性厥阴性眩晕有什么症状表现?如何治疗?

答:厥阴性头痛是虚弱人常常发生的疾病,厥阴性头痛性眩晕症的发病原因,是厥阴性头痛的直接原因。它的症状表现,是在厥阴性头痛的基础上出现了美尼尔氏综合症的眩晕症状。

35、问:厥阴性头痛、厥阴性头痛性眩晕如何治疗?

答:厥阴性头痛内服‘厥阴尼尔康’。厥阴性头痛眩晕内服‘厥阴头痛性眩晕尼尔康’。

36、问:产后风与虚弱人有什么关系?是不是虚弱人一定要发生产后风?

答:虚弱人与产后风没有 关系。不是讲虚弱人生孩子一定要发生产后风,而是比正常人容易发生产后风。所以在产期注意防风防寒凉,就不会发生产后风。

37、问:虚弱人在产后是否容易发生眩晕?

答:虚弱人与眩晕没有 的关系,虚弱人容易发生产后风,虚弱人发生了产后风更容易发生眩晕。所发生的眩晕多是厥阴性头痛性眩晕,治疗请参考21条。

38、问:虚弱人与风湿有什么关系?

答:虚弱人与风湿没有 关系,但是虚弱人比健康人容易发生风湿症或风湿性关节炎。

39、问:虚弱人长期怕冷、手脚怕凉怎么办?

答:因为虚弱人体质虚弱,所以虚弱人本身怕冷、肢体怕凉更为常见,往往随时间的延续,症状越来越重,治疗外用筋骨擦剂。对虚弱人和女士下肢凉、穿不了裙服的,可以恢复和正常人一样穿裙服。

40、问:虚弱人与虚寒症有什么关系?

答:虚寒症是长期在野外寒冷环境中工作的一种常见病。症状特点是肢体寒冷怕凉,严重的肢体活动受限,虚弱人与虚寒症的关系虽然不是直接关系。但是虚弱人因体质虚弱,怕风、怕冷是自然而然的。所以特别容易发生风寒症、老寒腿。虚弱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工作比健康人更容易发生风寒症、老汉腿,具体症状表现和治疗请参考风湿篇。

41、问:风寒症与老寒腿是什么关系?是不是风塞症一定要成为老塞腿?

答:风寒症与老寒腿都是风寒性的同类病。发病原因相似,但是、是程度不同的两个病。虚弱人容易发生风寒症,但是己发生为虚寒症,虚寒症治好了,老寒腿就不会发生。

相信不少人都曾有过头晕眼花、腰酸背痛、口干舌燥和吃不香睡不踏实的状况,其实这些都是或重或轻的身体虚弱的表现。身体虚弱在中医学上称为虚损:久病身体瘦弱叫虚;久虚不复叫做损。虚损的名称最早是出现在《难经》上,《金匮要略》则称之为虚劳,后来还出现很多别名,如:五劳、六极、七伤等等,总之是名目繁多,内容包括各种各样的体虚不足和结核病等多种疾病。在这章只讨论五脏六腑诸虚不足。

虚损的成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精神因素、生活失调和其它各种疾病耗伤了心、脾、肾三脏所致。心脏是主血藏神的,而气又为血之帅,如果耗伤了心气,就会出现血脉不充,使全身因为缺乏血气的营养而出现血气不华于外和心神不宁的状况,惊悸、失眠、健忘等证也随之而现;脾脏统血,主后天的水谷精气,是人体的生血之源。如果耗伤脾阳,脾气虚弱就会出现运化功能障碍,不但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反见饮食不消,大便溏薄,如此一来生化来源自然就会降低,导致精血不足以来供养全身;肾脏藏精,是先天之本,肾分阴阳,如果耗伤肾阳,则命门火衰,精关不固而失精、阳萎;如果耗伤肾阴,则见阴虚火旺,虚火旺盛则盗汗、失眠、梦遗,遂构成虚损。

虚损刚刚开始的时侯,证状都不怎么明显,一般仅见盗汗、梦遗、失精,或是间中有倦怠的证状。如不加以治疗的话,虚损就会逐渐加深,继而出现头晕目眩、脸色苍白、手足不温;或者五心烦热、低热、倦怠、食少、小腹弦急、大便溏、惊悸、视力障碍、耳鸣、气短、失眠、健忘等证随之而生,致使形体渐渐消瘦,两脚也感乏力。出现了这些状况,注意增强你的身体抵抗能力,首先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平时注意 锻练,还需注意自我减压方法的应用,轻松上阵则身体状态会更佳。到医院进一步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疗效会更好.

虚损分阴虚、血虚、阳虚、气虚、气血虚和阴阳气血俱虚。在治疗上,中医根据‘虚者补之’,‘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原则,随证采取温阳、养阴、补益气血的方法来改善全身状况。因本证与精神因素有关,往往治疗时间长,患者不能单靠一方一药的治疗,要放开心胸,适当做些体力活,加强锻炼身体,调节饮食起居,这几方面结合好才能缩短疗程。下面附中医学上对虚损的辨证论治。

下面先介绍两条简易方:

1、主治表虚自汗,体虚易得伤风感冒方:黄芪2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防风6克。

2、主治体虚自汗,心悸气短、体倦方:黄芪15克 煅牡蛎25克 党参15克 麻黄根10克 浮小麦25克。

一、虚损中-------阴虚的辨证论治:

阴虚的症状:两颧潮红、唇红口干、五心烦热、盗汗梦遗、虚烦不眠、腰膝酸痛,或是口舌糜烂、舌红少苔,脉搏细数

分析:肝肾两脏阴亏致使虚火上炎,则见两颧潮红、唇红口干、五心烦热、盗汗和腰膝酸痛;虚火动挠心神,则口舌糜烂;舌红少苔,脉搏细数是阴虚之征。

治疗时必需讲究滋阴降火,下例一方,可随各种症状的轻重来进行加减转换:

熟地24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9克、龙骨25克(先下)、吐丝子10克.

1、如果没有盗汗、梦遗的:去掉 龙骨、吐丝子两味药.也可改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2、如果是头晕眼花、耳鸣、腰痛膝软较重,则改用下方:生地24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2克、怀牛膝10克、吐丝子12克、鹿胶12克(溶化)、龟板胶12克(溶化)

3、如果是心悸健忘、虚烦难入眠或是口舌生疮重则改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加补心丹一齐服用。

二、虚损中-------血虚的辨证论治:

血虚的主要症状是:面色无华、嘴唇指甲呈淡白色、形体消瘦、惊悸健忘、失眠头眩、口舌淡和干,脉细无力。

症状分析:血脉不充不能供养全身,血色不荣于外故见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和形体消瘦;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惊悸健忘、失眠头眩;口舌又淡又干,脉细无力是血虚之征。

治疗时宜补益心肾和养血安神:

党参10克、北芪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茯神12克、枣仁12克、龙眼肉10克、当归10克。

如果以眩晕、耳鸣、易惊为主要症状的,是由于肝血不足令虚风内动,在治疗上就应该以调肝养血熄风为主,改用下方:

熟地15克、当归12克、白芍10克、川芎6克、蒺藜10克、天麻12克、菊花10克(后下)、钩藤10克(后下)

三、虚损中-------阳虚的辨证论治:

阳虚中又分脾阳虚和肾阳虚两种,它们的综合症状是: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自汗、口淡、舌质淡、舌苔又白又滑、脉搏沉细。偏脾阳虚的兼见饮食不消和大便常常又粘又烂。偏肾阳虚的则兼见腰部以下常有冷痛感、小便 数、早泄和滑精。

整体分析:人体阳气不足,阴寒过盛致使人面色苍白,口舌俱淡。阳气不能到达四肢,所以手足不温。阳气不固则自汗。舌质淡、舌苔又白又滑、脉搏沉细都是阳虚有寒的征侯。治疗时需要辨清是偏脾阳虚还是偏肾阳虚,再进行治疗。

1、偏脾阳虚,治疗上宜温中健脾:可服中成药(理中丸)或者用下方进行加减:

党参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干姜9克

(1)如兼虚寒反胃加:法半夏9克、砂仁9克、沉香3克。

(2)如兼咳嗽、痰多清稀或呕清水者加: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苏子10克。

2、偏肾阳虚,治疗上宜温补下元固肾阳。例方如下:

熟地18克、山药12克、枸杞子12克、杜仲12克、山萸肉12克、炙甘草6克、熟附子12克、肉桂1.5克(焗服)

四、虚损中-------气虚的辨证论治:

气虚的主证: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小腹急、倦怠、动则汗出、胃纳差、舌胖嫩、舌苔薄白,脉搏虚大无力。

整体分析: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不行,血色不荣于面故脸色苍白;中气不足则气短、懒言、动则汗出、胃纳减少;肾跟膀胱的关系密切,肾气不足不通于膀胱,就见小腹急;舌胖嫩、舌苔薄白,脉搏虚大无力都是气虚之征。

治疗上宜补中益气。服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也可参照下方进行加减:

党参15克、北芪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陈皮3克、升麻3克、柴胡3克

1、本方(丸)调补脾胃,升举阳气。主治气虚发热,症见身热有汗、口渴爱喝热的、头痛恶寒、少气懒言、舌嫩色淡、脉搏虚大。

2、气虚下陷引起的脱肛、子宫下垂、久疟久痢者,加:积实12克。

3、阳虚易感冒或是气虚发热不退、身倦多汗者适用。

注意:此方病后津气两伤者不宜单用此方。若见小腹弦急、小便多、尿后反滴者就是肾气不足,转服中成药:肾气丸。

五、 虚损中-------的辨证论治:

1、气血双虚:就是气虚和血虚的症状兼而有之,在治疗上就要调补气血,例方如下:

党参10克、北芪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 、川芎6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肉桂1.5克(焗服)

本方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心悸怔仲、食欲不振、气短懒言、四肢乏力、失眠头眩之证。

2、阴阳气血俱虚:就是兼见阴、阳、气、血虚的症状,在治疗上就讲究调补气血阴阳,可服用中成药:人参养荣丸 、十全大补丸。

附:补养类中成药:

1、人参归脾丸:补气养血、健脾安神。主治身体虚弱,食少贪睡,心悸不眠,记忆力衰退、气血两亏。

2、人参养荣丸:补气调血、扶阳益阴。主治气血虚损,心跳气短、经血不调、面黄肌瘦、阴亏阳萎、盗汗遗精。

3、补中益气丸:补气健脾。主治身体虚弱、气血两亏、精神倦怠、自汗盗汗、中气下陷、两腿肿胀。

4、十全大补丸:培补气血。主治身体虚弱、心跳气短、精神疲倦、食欲不振、病后体弱。

5、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止渴除烦。主治水亏火旺、虚烦口渴、身倦潮热、盗汗耳鸣。

6、桂附地黄丸:滋阴散寒。主治体弱虚寒、小便 、大便溏泄、脐腹隐通。

7、麦味地黄丸:滋阴降火、止咳生津。主治口渴烦热、身体倦怠、虚火上升、阴虚干咳。

8、杞菊地黄丸: 滋补肝肾、清肺明目。主治身体虚弱、视物昏暗 、头眩耳鸣。

9、黄芪建中丸、补气散寒、健胃和中。主治中起不足、心跳气短、恶寒腹痛、体弱。

姚荷生:脏腑病证的要点

13.29 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耆建中汤主之。

黄芪建中汤

即前方小建中加黄耆一两半。气短胸满者,加生姜一两;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半;大便秘结者,去大枣,加枳实一两半;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两。

虚劳里急,消化轴上的各种各样不舒服的状态。比如,吃饱饭觉得很累走不动路,或肚子发闷、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大肠燥急症(莫名其妙会拉一阵肚子)、容易便秘、容易跑厕所{包括大便或者小便)。

小建中汤补心阴心阳,补肾,补肝舒肝,帮助脾的运化。但肺没有补到,加少量的黄芪,变成黄芪建中汤来补肺。黄芪一多就会变成以三焦为主轴在运作了,走在腠理之间,没有浮到表。

黄芪建中汤的加减法,气短胸闷者加生姜一两,肺气虚损者(不包括肺结核)加半夏三两。肺气不够,元气不能够到达肺部,气短胸闷,稍微动一动,就觉得有点喘不过气来,生姜黄芪的组合会相当有用。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如果是虚证,在经方的 ,如果辩证准确的话,用黄芪建中汤效果是很好的。

肺气虚损,好像呼吸不能提供足够的氧气,随时都觉得自己没精神,有点忧郁,加半夏。

大便秘结者去大枣,加枳实两瓣。大枣拿掉,收住湿气的药物没有了,加枳实把大便往下打,这样能够让大便比较通。前提也是因为建中汤本身是一贴温润的药。枳实黄芪组也是内脏下垂的特效药组。

归脾汤

归脾汤证是讲一个人思虑过度、劳伤心神,于是就健忘,心慌。心阴跟心阳已经不能统摄了,心虚可能也一直在动脑筋,从脾虚开始变成心虚了的病机结构。归脾汤是用阳药来养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轻度的忧郁或者燥郁。对于浅浅的胃溃疡用归脾汤的效果不输于建中汤。

比如女性有些例假不干净是心脾两虚,脾不统血。

木香是安眠的特效药,比远志的效果还好。

有轻度忧郁燥郁症的人用加味归脾汤很有效,里面加了柴胡跟丹皮。

小建中汤的应用

小建中汤对于人的大便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一个人很容易拉肚子,或者是便秘,都可以用小建中汤来调理。但如果有一些猛暴性肝炎就不能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是一个通用的保肝的方子。在经方里头,保肝如果以清肝解毒来讲的话是半夏泻心汤好用,要养肝还是小建中汤好用。

当这个人肝不好,脸发黄就用小建中汤。

肝不好如果小便黄、涩,小便不利就可能会用到茵陈五苓散或者认为是栀子柏皮汤之类的,是真正治疗湿热性质肝病的药方。

在临床上如果有一个人从早到晚都烦热烦热的,或者是觉得自己身体一边在发烧,或者量体温这个人一年四季体温都是三十七度六那种,就可以用小建中汤。

虚劳性质的消渴就是糖尿病,但不是每个病程都要用小建中汤,糖尿病最主轴的方剂还是肾气丸。

小孩子身体不好,有鼻子过敏、皮肤怎么样,消化不良坚持吃小建中汤就可以慢慢调理好体质,或者小建中小儿百病用黄芪,干脆就用补少阳的黄芪建中汤。

在临床上鼻子过敏,冬天天气一冷就流鼻水吃小建中汤就会好很多,如果小建中汤还不够暖就加干姜、附子。但一般遇到这样容易过敏的体质最好先往虚劳想。

有些人皮肤红一块紫一块,皮肤有过敏性的疹子,就用桂麻各半汤发一发。

如果动不动就各种鼻子过敏、皮肤过敏,因为人越虚的时候,身体就会对外面的刺激感到恐惧,所以西医在治疗过敏的时候使用的是类固醇,类固醇是人体的肝肾分泌的,所以过敏体质就要从虚劳治。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脏腑的发病规律,主要由于功能、气质的失常影响到本 脏所居、本经所循的部位以及本脏所主的器官发生自觉与他觉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说是辨证的主要着眼点。

1、肺病辨证:

肺之气,司肃降,开窍于鼻,因此肺脏病变的主要表现在 呼吸系统,其主要症状为咳、喘,以及痰涕、声音、胸背、喉鼻的改变。肺主皮毛、通调水道,与大肠相表里,因此当肺脏有病时,往往皮毛、大便、小便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因为有寒、热、虚实的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特点。

1.1虚证

1.1.1 气虚:

肺气虚的主要表现为经常咳痰无力(与外感风寒咳时胸紧、痰不易咳出者不同),痰多泡沫,咳时声低息短,自觉气难接续,出汗怕风,气候稍有波动——尤其是气候 转寒,即易受感冒而咳喘加剧,喷嚏、清涕,面白,神疲,舌质 淡或胖嫩,少苔或薄白,脉虚软,甚则虚弱。上述症状在一些慢性肺部疾患所引起的肺功能不全的某些阶段可以见到。有些老年人无故清涕自出,或兼脱肛,或兼大小便无力下达,甚则虚秘,这些症状也属气虚的范围。气虚的治法以补气为主,如用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之类。

1.1.2 阴虚:

肺阴虚的主要表现为干咳、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气促,语言稍多声音即易转嘎,口干而不多饮,大便秘结而无腹满、腹痛等痛苦,形瘦,皮肤枯燥,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细弱。上述症状称为肺燥。例如在麻疹后期可以出现这些症状,又如在呼吸道炎症的后期,有时也可以出现这些症状。治宜益气生津,如用生脉散之类。

活动性肺结核(虚劳)患者往往兼有午后、晚间自觉烦热,甚则半夜中午定时潮热、盗汗、颧红、胸胁下陷、声音嘶哑,咳痰白如银丝,舌质尖细而光绛,脉细数同现。以上虚痨症状也属阴虚范围。治宜滋补,如天冬、熟地、白及、阿胶之类。白喉患者出现的喉干,红痛不肿或出现灰白色假膜,亦属阴虚范围,治疗宜用养阴清肺汤。

1.2实证:

1.2.1寒饮:

主要表现为咳嗽,胸胁引痛,痰多稀白,有的喉中可有哮鸣音,胸满、气喘,甚则胸中窒塞,咳嗽气喘,必须 起坐,不易平卧,口不渴,或喜热饮,面色白,舌质淡或无大改变、舌苔白,脉弦或兼沉。有的胸背觉冷,或经常背部自觉寒冷如掌大。以上症状在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的某些类型可以见到。治以温肺化痰,如用射干麻黄汤之类。如脉浮,兼现寒、热,头、身痛,为外感风寒诱发,表证未罢宜先从表证治疗为主,如小青龙汤之类。

1.2.2热痰:

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痰鸣、痰浓或黄,或带血色,或咽喉红肿,面色赤,舌质红,舌苔黄厚或兼 ,脉洪数。以上症状多见于急性呼吸道炎症,如肺部炎症浸润广泛,影响肺呼吸功能时,则可兼有胸高气粗,喘促,鼻翼扇动,鼻鸣。治宜清热化痰,如用黄芩、石膏、知母、桑白皮、瓜蒌之类。若初起寒战,脉滑数有力,干咳声高,胸中隐隐作痛,继则经常咳出大量腥臭的浓痰,是肺痈(肺脓疡)的表现。亦属热痰范围。不可误认寒战为表证或寒证。治宜清热排脓,如鱼腥草、犁头草之类,亦可用芦根汤(原千金苇茎汤)。

2.心(附心包络)病辨证:

心主血脉,主神明,心脏病变,在中医以心痛、心跳、神志失常为主要症状。其表现地带为心胸、血脉。其辨别也有寒热虚实不同。不过虚证多兼涉脾、肾。至于实证则由于在封建 社会 里把心比作“君主”,心包络比作“臣使”,并且荒谬地说“心为君主,义不受邪”,因而病邪犯心(如下文温热逆传, 浊痰蒙蔽等)都把它归纳到心包。

2.1虚证:

2.1.1血虚(多兼脾胃)

自觉心动不安、易惊,日间不易耐 劳、劳则心惊、气喘、汗多,疲倦思睡而夜寐不安、不得眠,嘈杂似饥而不想食,或夜半嘈杂,面色淡黄,唇舌淡红而稍暗,舌苔薄自,脉细或弱,或出现结、代。上述症状在病后身体衰弱、神经官能症某些类型及某些贫血患者可以见到。是心脾两虚的表现。治宜补养心脾,如用归脾汤之类。

兼虚热则心烦,自觉手心发热,大便或秘或较干结,口干不欲饮,形瘦,面隐隐发红,唇舌较红,或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或兼弦数。治宜养血清热,如黄连、阿胶之类。

2.1.2阳虚(多兼肾虚)

(1)水气冲心:心悸,压住觉舒服,咳嗽、痰稀、气喘、汗出、小便不利,甚则形成水肿,有的背寒、肢冷,头觉昏闷,自觉筋、肉跳动,振战有要跌倒的感觉,面白,唇舌淡白,脉弦迟或微细。由于阳虚不能温化,因而停水,水气冲心,临床上多见于心衰竭,治宜温阳化水,如真武汤之类。

(2)阴寒凝闭:阳虚生内寒,寒邪闭塞心阳,以致阴寒凝闭。其症状为自觉胸中闭塞心痛,甚则心痛突然剧烈发作,痛时放射到手及肩背部,手足发青发冷直至膝肘关节。上述症状类似心绞痛发作,治宜温开,如瓜蒌、薤白、桂枝之类。

甚则动则气喘,喘时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喉间痰声漉漉,汗出如珠。面色灰暗,唇、舌黯黑,脉沉微。若脉虚数无度,或反而弦大鼓指(脉搏搏动太强,鼓动医生的手指),均属危极之象。上述症状类似急性心肌梗死,治宜回阳救逆,如参附汤之类,并采取其它急救措施。

(3)心气虚极:久病精神恍惚,语言低细重复、偶有错乱,立即又能自己发觉,甚则无故发笑。这种失神的表现,见之于各种疾病严重的后期,是阴阳离决,病已垂危的预兆。发现这种情况,宜特别加以注意。

2.2实证

2.2.1 温热犯心(即过去所谓的逆传心包)

高热、心烦,甚则神昏、谵语,手足做出捻衣摸床等无意识的动作。多见于湿温(肠热症)、乙型脑炎、流脑、败血症及其他急性传染病的严重阶段。治宜清热解毒,芳香开窍,如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之类。

热毒外发,多为疮疡红肿热痛,如口、舌生疮,舌尖起刺赤痛等。治宜清热解毒,如用黄连、山栀、连翘、犁头草等药。

2.2.2浊痰蒙蔽(痰迷心窍)

自觉心胸郁闷,喉间又有痰粘,而不易咯出,甚则或发痴呆、语言错乱,哭、笑无常,但无狂 动,或突然昏倒,不知人事,脉、舌无固定表现,风痰过盛时,可出现脉弦、舌苔滑等象。某些精神病人如出现上述症状者,为浊痰蒙蔽。治宜祛痰开窍,如菖蒲、竹沥、明矾、郁金之类。

3.肝病辨证:

肝主风,风势妄动,则表现于头目、筋脉;又由于藏血与疏泄失职,其症状多牵涉到肠、胃、脾、肾以及胁部、少腹、爪甲等处。辨证虽也分虚实,但很多都属于虚实夹杂,所以纲目列为偏虚、偏实,与它脏稍有不同。

3.1偏虚

3.1.1血亏气郁

(1)肝气郁结:胁胀或痛,嗳气、放屁(矢气)即觉稍舒;女子胀痛多连少腹(下腹部),月经不调,经期有的 作胀,以上是血亏气郁的常见症状,治宜养血疏肝,如用逍遥散之类。

兼虚热:自觉心中烦热,易怒,睡时多梦,饥而不能多食,或渴而不能多饮,女子经色深红,或夹紫色筋膜,量或较多,或量少不畅而拖延难净,舌尖边红,苔少或白,或微黄,脉细弦兼数。治宜养血疏肝兼清热,如丹栀逍遥散。

(2)肝气犯胃:中脘亦觉胀痛,食欲欠佳,甚则呕恶反酸,大便欠畅,面色萎黄消瘦,有苦闷病容,舌苔白,脉细弦。上述症状在溃疡病,慢性胃炎可以见到。治宜疏肝和胃。如高良姜、香附之类。

兼虚寒:上逆则头痛、或昏。胃痛觉冷,干呕,吐涎沫,甚则手足厥冷,面色青白,舌淡,苔少色白,脉沉细弦迟。治宜温肝和胃,如吴茱萸汤之类

3.1.2阴虚阳亢

头昏、眼花、头痛。或偏头抽痛,有时遍身筋脉亦自觉抽痛,甚则头重脚轻,行动不稳,中指或食指发麻,咽干,便秘,面赤,舌质红,或有干裂纹,脉弦或兼有硬象。以上是肝风内动的表现,是高血压病的症状。治宜养阴息风,如石决明、首乌、白芍、钩藤之类。若风势剧烈发作,突然昏倒,不知人事,瘫痪,口眼歪斜(面神经瘫痪的症状),半身不遂,病势危急。是脑血管意外的症状,俗称中风。应根据当时的情况,判断它属于偏虚还是偏实,及时进行抢救。

3.2偏实

3.2.1热极生风

高热,神昏,头痛,颈项 ,呕吐势急,严重者很快出现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舌卷、阴囊内缩(囊缩);有的由热久昏迷转变而来,面赤,更严重者由于末梢循环障碍,因而发热越高,手足反而发冷(热深厥深),面青或赤,舌质红,苔厚、或自滑,或黄、黑干粗,甚则很快剥落而出现光绛,舌体或胀大,或于瘦上卷,脉弦数有力,或细弦而硬。

以上症状多见于急性传染病高热引起的高热惊厥。由于小儿大脑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发生,称为惊风。多见于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病。治宜熄风清热,如羚羊钩藤饮、蛇胆 、陈皮、石决明合清瘟败毒饮加减之类。

3.2.2风火流窜

上逆多头昏、头痛,甚则巅顶灼热、痛不可近,口苦,耳鸣。以 上为风火流窜的常见症状。或兼耳内流脓(中耳炎),或出鼻血,或目赤肿痛。下迫者或下痢赤多(赤痢),里急后重,一天多达几十次,口渴,或淋浊胀痛灼热,女子或崩漏色紫,带下黄浓。治宜泻肝胆风火,如龙胆泻肝、白头翁、当归龙荟之类。

3.2.3血淤(多牵涉脾肾)

淤热多出现黄疸。淤结多出现胁下痞块,或腹部膨胀青筋显露,面色青黑,舌边紫黯,爪甲枯厚,脉沉弦或硬、或涩。以上为肝硬化的症状,治宜软坚破血,如三棱、莪术、鳖甲之类。

女子或兼经闭、小腹硬满,治宜攻逐瘀血,如抵当汤之 。

脏腑的发病规律,主要由于功能、气质的失常影响到本 脏所居、本经所循的部位以及本脏所主的器官发生自觉与他 觉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说是辨证的主要着眼点。(上接《姚荷生脏腑辨证(一)》)

4、脾病辨证:

脾脏病变,大多由于运化或统摄失职,主要症状为饮食、二便异常;其外形多为腹部、四肢、肌肉、口唇的改变。临床上虚证以中气不足,不能生血,与兼挟寒湿为多见;气虚不能摄血与脾阴不足比较少见;实证以湿热淤浊为多见,虫食积结比较步见。

4.1虚证

4.1.1 中气不足:

疲倦思睡,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软或腹泻;腹部自觉虚气坠胀,很想矢气雨不易畅达,甚则肌肤虚浮,或肿或消,尿少,面色淡黄,消瘦,唇、舌俱淡(气虚不能生血的关系),舌苔薄白,脉虚濡(与“软”的音义大致相同)。以上这些脾阳虚弱,运化功能失常的症状,在许多慢性病病的某些阶段可以见到。治宜补脾为主,如六君子汤之类。

若脾虚不能摄血则大便下血,牙龈出血。女子则月经崩漏,其色都比较暗淡,其质都比较稀薄,有的也会出现暗红(不是紫红)血块,有的皮肤出现色暗淡的阴斑,面色萎黄,有的白眼球也会出现淡黄,脉虚弱不受按。上述症状在临床各种血液病中可以见到。治宜补脾为主,如黄土汤、实脾饮、归芪建中之类。

若脾虚兼挟寒湿则口淡,甚则口冒清水,大便溏泻,或兼呕吐,寒较多者,腹痛绵绵不断,喜按;湿较多者,大便更稀,小便不利,脘、腹闷胀;甚则头部、四肢、腰部自觉沉重、疼痛,怯冷,甚则水肿,有的面目出现暗黄;湿痰阻遏清阳不得上升者,常发眩晕(自觉头昏天旋地转)想呕,有的也能呕出痰涎。面白(寒较多)或黄(湿较多)面滞,舌苔白润或白滑,脉沉迟无力或虚弦。治宜健脾,温阳化湿,如苍术、干姜、茯苓、附子之类。及平胃散、黄芪五物、黄芪防己、茵陈五苓、天麻半夏白术汤之类。

4.1.2脾阴不足

大便常秘,便出干涩,但无坠胀灼热、腹痛等痛苦,便色近常,或稍有青色。治以润导为主,如麻仁之类。

若久病气血大伤,则肌肉消瘦至极,太肉(指腿部、臀部的肌肉)尽脱,唇反(嘴唇吊起)或短,牙根宣露,舌质萎薄,脉沉细而弱,或兼弦涩。以上症状是久病极度虚弱的恶液质表现,需根据病的不同情况,积极给以治疗。

4.2 实证

4.2.1湿热

腹部胀满、口中粘腻,有的觉甜;渴不多饮、或喜热饮;不欲食,有的呕吐;小便不利,色深黄或浊;大便溏而粘腻不畅,或有灼热.其色酱黄;面色深黄垢腻;舌红、苔黄厚而浊;脉软数。以上为脾湿热的常有症状,多见于痢疾及肝胆疾病。治宜清热利湿,如茵陈、栀子、黄柏之娄。

兼淤浊:有的寒热不退.有的常发往来寒热,胁下出现痞块,腹部胀大,有的面色深黄,脉弦数。以上肝脾肿大症状,在疟疾(痞块称为疟母)、血吸虫病、肝炎晚期可以见到。治宜清热利湿兼祛淤浊.如赤芍、鳖甲之类。

4.2.2 虫食积结

(1)虫结:腹常胀痛,上下不定,痛时包块鼓起,痛止复消,大便常泻,有时又现秘结,或与虫同下,正常进食很差,但经常想吃零食和香甜食物。鼻痒,口角糜烂,舌红苔白或黄,舌面有红色斑点(斑点平铺,与起刺不同)。以上为蛔虫病的症状,宜用驱虫药物,如苦楝树根皮、使君子之类,及西药驱虫剂。

(2)食积:如兼有腹大青筋,四肢消瘦,毛发枯黄耸起;或牙龈出血发臭(走马疳);面白唇红,甚则面部焦黄枯瘦;舌苔斑剥如花纹;指纹多现沉滞,脉数或兼细弦。以上为疳积症候。治宜健脾消积,如用煅石燕、胡黄连、鸡内金、五谷虫、参、术、苓、草之类。走马疳可用砒霜、红枣治之。

(3)若腹部肿大,皮肤淡黄浮肿,眼珠并不发黄,唇、舌俱淡,正常进食较差,而好食生米、土、炭,也属有虫有水的象征。以上为钩虫病症状,可用针砂枯矾之类。

5.肾病辨证:

肾为水脏,主五液,又主藏精;肾脏病变主要是由于水液、精气的变化,其表现多在腰膝、小腹、骨、脑、瞳孔等部分。肾病有阳虚和阴虚之分,此外还有精亏,精亏即阴阳两亏的证候。祖国医学认为肾处五脏的最深地带,病势深入到肾,就很严重,故有肾为阴阳之根的说法。肾病的虚证比他脏普遍,故一般认为肾病无实证。事实上肾病的实证虽然较少,但不是 没有,同时肾病的虚证之中往往也包括一些实证的证候。

5.1虚证

5.1.1 阳虚

经常身寒(肌肤清凉,与外感发冷而身热不同),肢冷,或背部、腰、膝、小腹觉冷。冷汗自出(包括睡中冷汗),小便清白畅利,或夜尿独多,大便泄泻稀薄,内夹完谷不化,面白无神,唇舌俱淡,脉微或沉弱。以上症状是脾、肾阳虚引起内寒的表现,见于慢性疾病(如慢性肠炎、肠结核、消化不良等)的某些阶段,治宜温补肾阳,如附子、干姜、甘草之类。甚则身大热反欲得近衣为真寒假热,治宜附子干姜之类。或消渴,饮一溲二(小便的总量比一天喝进去的水份还要更多),乃尿崩之症,治宜温化,如附桂八味丸之类。或五更(黎明)溏泻,治宜温固,如四神丸之类。

兼寒湿则腰膝痹(麻木或沉重)痛;兼停水则面脚浮肿。小腹胀满,二者都经常出现小便不利。

5.1.2 阴虚

肌肉消瘦,自觉手足心热,面部经常出现油光;咽干、口燥,并不多饮,饮水也不能缓解。头昏头痛、耳鸣声小(与风火声大不同),目蒙干涩,小便 数不利,有时自觉灼热;大便经常秘结,腰脚酸软,面瘦隐红,舌体尖细、色红少苔;脉细沉弱或兼弦数。以上症状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治宜养阴清热,如知柏八味丸之类。甚则骨蒸痨热(发热时自觉骨内煎熬难过),兼虚火则往往尿中夹血,或身大寒反不欲近衣为真热假寒。

5.1.3 精亏

头脑空痛或自觉腹臌胀,脑鸣,头昏眼花,善忘;脚肿瘦削,行动无力;甚则骨萎不能起床;挟热则现阴虚的涩脉,挟寒则现阳虚的涩脉。以上症状为疾病晚期身体十分虚弱的骨痿症,治宜填精补髓,如龟鹿胶之类。

小儿先天发育不良,一岁以上囟门仍然宽大,头颅骨缝不合,五迟(起坐迟、行走迟、齿生迟、语言迟、发密迟),都属精髓不充范围。治疗可用龟鹿胶及服钙片等。

5.2 实证

肾病实证比较少见,但确有存在,例如有些患者腰部拒按(与虚证喜按喜捶者不同),小便 数不利,尿色深黄或兼浑浊,尿时尿道中有灼热的感觉;脉沉细弦涩。上述症状乃肾病实证,见于肾盂炎等某个阶段,可以萆分清饮治之。又如附骨阴疽(骨结核)每多虚实夹杂的现象。

6.胆病辨证:

胆附于肝相为表里,所以胆腑病变与肝脏病变密切相关,很多症状不易分割。不过也有它的特点,例如胁痛一证,肝病很多下连小腹,胆病则只在中脘偏右肋缘下,总的情况肝病兼虚较多,胆病则实证较多,这与其它相表里的脏腑大致相同。

6.1 实证

6.1.1 火旺

口苦、咽干、眼花、耳鸣(声大),可以黄芩汤治之。甚则耳聋,目赤肿痛;心中烦热,狂暴易怒;头胀面赤,夜睡不安;头痛多在两侧,有时亦可上达巅顶(少阳与厥阴经脉相为表里的关系),灼热拒按;或耳前后、耳内肿痛,耳内流脓;或鼻中常出黄浓臭涕;面红,唇、舌红,舌苔黄厚,脉弦数有力。上述肝胆火旺的症状,类似高血压头痛,以及五官炎症,治宜苦寒降火,如龙肝泻肝汤之类。

6.1.2 郁热

(1)热为寒郁,多出现胸、胁、中脘胀闷作痛,心烦,喜呕,或呕水酸苦,甚则其色黄、绿,其味苦涩;大便不畅,或结、或秘;嘈杂似饥而不能多食;痛时烦热,汗出又觉怯冷;舌尖边红,苔白或淡黄;脉弦。治宜苦降,如温胆汤之类;挟往来寒热之表者,小柴胡汤;里较重腹满、便难,大柴胡汤。

(2)热为湿浊所郁,多出现黄疸,小便不利,或黄浑、灼热;中脘偏右剧痛难忍,痛处胀满拒按。其痛往往反复发作,有时兼有寒热,面色黄滞如象蒙上一层灰尘,有时发青,唇、舌或红或暗,苔多黄腻,脉多沉弦,有的痛发时脉现弦大。上述症状在胆道发炎时或可见到,治宜苦寒泄热,如茵陈、栀子、黄芩、黄柏及龙胆泻肝汤之类。

甚则痛时大汗,手足厥冷,或发晕厥。上述症状多见于胆道蛔虫症,称为蛔厥。可以乌梅、黄连、川椒等治之。

6.2 虚证

胆病虽有虚证,如胆气不足等,但临床意义不大,此处从略。

7、胃病辨证

胃腑病变较多,其发往往与脾、大、小肠很难分割;不过脾病多虚,胃病多实;脾多腹痛(痛在下腹部)、胃多脘痛(痛在上腹部);脾与大、小肠以大小便失常为主,胃则以口渴、呕吐为主。

7.1 实证

7.1.1 燥热

(1)高热,大汗,大渴引饮(要喝很多的水),饮则喜冷(喝水要喝凉的);心烦,张目(眼睛是经常打开的)不眠;甚则神昏谵语(说糊话),手足反现厥冷(手足远端发冷)。面红,唇、舌都红,苔厚或黄或白;脉洪大,或滑数有力。凡各种发热的疾病出现上述症状时,都可用甘寒清热之药,如白虎汤或凉膈散之类。

(2)若兼伤津液,则口舌兼干,舌苔干粗,甚则剥落,脉兼现虚象,洪数而芤(脉大,按到/中部0却是空的,很象摸到葱管)。上述为发热引起的失水症状,治宜益气生津,可以用白虎汤加人参汤或增液汤治之。

若发热,出汗并不 ,但出现消渴(喝水很多还是不能解渴),消谷善饥(吃的很多还是不能止饿),同时出现小便 数深黄,大便秘结,肌肉消瘦很快,脉弦数,为中消症。上述症状可见于糖尿病,治宜清热润燥养阴,如知母、石膏、玉竹、生地之类。

7.1.2 湿热

初起湿温发热不退,午后较甚,或身热足冷,汗出不能下达,脘闷,便溏不爽,色多深黄,或不大便,小便深黄不利;能稍进饮食而自己却无饥饿感觉。渴喜热饮,或喜冷而不能多饮,神识蒙混(迟钝模糊的现象),昏昏似睡而实际并未入睡;脉初濡后数,苔白或黄厚。上述症状是湿温由表入里的表现,治宜苦寒清热,初起微恶寒,宜藿香、佩兰、郁金、芦根、苡仁、滑石之类;重则如茵陈、栀子、大黄(茵陈蒿汤)之类。

有的并不一定发热而经常反复出现胃脘胀痛,或兼感脘内灼热,想吃冷的饮食。嗳腐、吞酸(嗳气有怪味,反酸至咽间为止,又必须吞回去),呕吐黄浊。以上是胃有郁热症状,治宜苦降,如用栀子、厚朴之类。

兼涉血分则牙龈肿痛,或糜烂出血,口臭,甚则呕出脓血;有的面色深黄,舌红,苔黄厚腻;脉甚则滑数。或发斑疹,如犀角地黄汤、化斑汤之类。

7.1.3 寒滞

此证或由暴饮暴食生冷、粘腻等物,阻滞上脘,以致胸脘突然胀痛,或由胃中素停寒湿,饮食不能很好消化,以致中脘经常闷胀作痛。口淡,不欲食,食后或午后更胀,饮食喜欢吃热的,如果吃了冷的立即感到闷痛发作或加重,呕吐痰水夹食物残渣。有的面色黄滞,舌苔白厚,有的脉迟不弱。治宜苦温消导,如用香砂平胃散和保和丸之类。

7.2 虚证

7.2.1 津液素虚

经常咽干、口燥,时欲冷饮而所饮不多;嘈杂善饥而不能多食,食物多喜清淡;有时也出现胃痛,但不反酸;以上是津液虚的表现;有时呃逆连声,其声高亢。甚则大便秘结特甚,每次进食必须立即吐出,形体瘦弱,面白,舌红,苔薄白或黄而干,甚则中心无苔,脉虚数,甚则细弦而数。以上是胃阴虚的表现,治宜养胃阴,如玉竹、麦冬、石斛之类。噎膈(幽门痉挛),增液汤亦可用。

7.2.2 虚气上逆

中脘痞闷,按之软(有的硬如薄板)而不痛;干嗳食臭(嗳出饭食的气味),并不反酸与呕吐;有的经常呃逆,其声不高。面黄消瘦,舌色近常,脉虚弦。治宜降逆益气,如旋覆花代赭汤之类。兼虚寒则中脘隐痛,时作时止,痛时喜按,有的中脘觉冷,喜得热熨,有的呕出涎沫亦觉清冷,甚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早晨吃的晚间吐出,晚间吃的早晨吐出),完谷不化,面色淡黄,唇、舌俱淡,脉沉弱。以上为幽门梗阻的症状,治宜温中理气,如用丁寇理中汤。

8.大肠病辨证

大肠功能主要为传导糟粕,因而它的主要症状为大便失常。不过大便失常的机理牵涉很广,并不专属大肠一腑的责任,现在只选择其发病以大肠为主要矛盾方面者,稍加申述,其余分见各脏腑,不宜重复。

8.1 实证

8.1.1 燥结

是由于燥热引起的大便秘结。主要表现为便秘,大便时干结困难,更重要的是腹中胀痛,甚至摸之有粪块,压之有些胀痛,不喜按,放屁(矢气)很臭。小便畅利,色黄,唇舌深红,苔焦黄,脉沉而有力。有些病人出现潮热,高声说胡话。少数患者虽然泻水黄臭,但具有上述症状,仍属燥结范围。治宜苦寒泄泻,如大黄、芒硝等药物。

8.1.2 湿热

多见于急性肠炎和痢疾。一般表现为大便溏(粥样便,多 粘液)而不爽(便时粘腻不畅快),或先硬后溏,或泄泻较稀,它的颜色都比较深黄,小便深黄不利(量少,次数少),或二便都有灼热的感觉,腹胀脘闷,或有痛时。兼入血分则有的脓血杂下,里急后重。苔黄腻或白而干,脉濡或兼数。临床可用黄芩、黄连等苦寒药及苡仁、滑石等甘淡药以清热利湿。

此外入血分者还有先血后便,其色鲜红,为近血;有的肛门肿痛,患处血出点滴,或出血如箭,或肛痒糜烂水血粘腻。上述症状见于痔疮、肛裂等疾患。也属湿热范围。

8.1.3 寒滞

腹痛,肠鸣,泄泻酸馊,痛即欲便,便即痛减,不欲食。有的泄泻并不很重,但缠绵不已,欲畅泻而不易得,腹部觉胀,面色多黄滞,舌苔白厚,脉迟。上述症状见于伤食引起的消化不良,治用保和丸之类。

8.2 虚证

(1)津液未复

久热或泄泻之后,各种症状都已消失,饮食、睡眠都已接近常人,但出现大便不解、或较干结,腹部并无痛苦,这是肠内津液一 时尚 未恢复,用饮食调理数天,即可自愈。

(2)气虚下陷

久痢脓血清稀、暗淡,或所下多气,或脱肛难收,或兼腹痛喜按;甚则冷汗自出,手足清凉;面白,唇、舌暗淡,苔白润,脉虚濡,或较细弱,治宜温补固涩。

本文选自:姚荷生的《脏腑辨证》。

好了,今天关于“2020.5.16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2020.5.16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文章评论

关于本站

六六文章网

本栏推荐

  • 西洋参泡水喝的害处

    西洋参泡水喝的害处对于西洋参泡水喝的害处的话题,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供相关的资讯和建议。文章目录列表:西洋参泡水喝的害处2.西洋参泡水喝一次放多少合适西洋参泡水喝的害处西洋参泡水喝...

  •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白芍的功效和作用禁忌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白芍的功效和作用禁忌现在,我将着重为大家解答有关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白芍的功效和作用禁忌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白芍的功效和作用禁忌的...

  • 落新妇的简介

    落新妇的简介大家好,我很乐意和大家探讨落新妇的简介的相关问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落新妇的简介的各个方面,我会尽力回答您的疑问,并为您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文章目录列表:落新妇的简介落新妇别名:红升麻...

站长推荐

  • 西洋参泡水喝的害处

    西洋参泡水喝的害处对于西洋参泡水喝的害处的话题,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供相关的资讯和建议。文章目录列表:西洋参泡水喝的害处2.西洋参泡水喝一次放多少合适西洋参泡水喝的害处西洋参泡水喝...

  •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白芍的功效和作用禁忌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白芍的功效和作用禁忌现在,我将着重为大家解答有关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白芍的功效和作用禁忌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白芍的功效和作用禁忌的...

  • 落新妇的简介

    落新妇的简介大家好,我很乐意和大家探讨落新妇的简介的相关问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落新妇的简介的各个方面,我会尽力回答您的疑问,并为您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文章目录列表:落新妇的简介落新妇别名:红升麻...

微信号